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希波战争以后 年轻的斯巴达将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同一时期,“普拉塔亚英雄”又在做些什么呢?

第二次希波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9年,帕萨尼亚斯只有34岁。这一年,他率领希腊城邦国家联军在普拉塔亚平原将波斯帝国引以为傲的陆战主力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帕萨尼亚斯年纪轻轻就立下如此功绩,想必他一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吧。

在德尔斐拜祭阿波罗神庙时,他敬献了一块铜板,上刻“帕萨尼亚斯,希腊联军总指挥官。为感谢神助我消灭波斯军队,特献立此铜牌”。为此,他惹来了5个监察官的猜忌。

斯巴达是一个极度讨厌个人主义的国家,只知道一味遵守吕库古的“宪法”而不知变通。即便是国王,只要他有个人主义倾向,一样会被猜忌。不仅如此,斯巴达对国王的约束更加严格,因为吕库古的“法”就是通过牵制权力来保证国内稳定的。

既然斯巴达是这样一个城邦国家,那么5名监察官坚信自己的使命是监督每一个斯巴达人严守法纪,也就无可厚非了。

5名监察官一知道帕萨尼亚斯在德尔斐的所为,立刻从斯巴达赶到德尔斐,要求帕萨尼亚斯取回已经献立的铜牌,修改上面的内容。

他们要求从“帕萨尼亚斯,希腊联军总指挥官”中删去“帕萨尼亚斯”5个字。

他们没有给予帕萨尼亚斯任何处分,但是,这位年轻有为的斯巴达指挥官因此上了监察官的黑名单。

的确,帕萨尼亚斯可能缺少谦虚的美德。但是,谦虚的美德与超常的天才这两者原本就很难兼而有之,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这一点上,斯巴达人帕萨尼亚斯更像希腊人。

普拉塔亚战役结束后,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斯巴达部下逼帕萨尼亚斯下令砍下敌将马多尼乌斯的脑袋,就像波斯国王在温泉关对列奥尼达所做的那样。他们希望将马多尼乌斯的脑袋挂上矛尖在全军士兵面前示众。但是,这位34岁的指挥官一口拒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